通知公告
  • 智能制造学院2025年本专科生筑梦奖学金拟推荐名单公示   [2025年10月30日]
  • 智能制造学院2026届优秀毕业生拟推荐名单公示   [2025年10月15日]
  • 智能制造学院2025年下半年拟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公示   [2025年10月13日]
  • 智能制造学院2025-2026年度国家助学金拟资助学生名单公示   [2025年10月13日]
  • 智能制造学院2024-2025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拟推荐名单公示   [2025年10月13日]
  • 低空经济的时空引擎-北斗如何为无人机产业保驾护航——智能制造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交流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1日 15:01    点击次数:

    随着低空经济正式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一个以无人机为代表的“空中革命”正加速到来,为抢抓这一历史性机遇,培养支撑未来空天产业的核心人才,2025年10月30日,智能制造学院于南坝戛云“一站式”学生社区成功举办以“低空经济的时空引擎-北斗如何为无人机产业保驾护航”为主题的学生交流活动。

    近年来,无人机已从军事领域迅速拓展至广泛的民用与消费市场,其自主飞行、精准悬停等核心功能,无不高度依赖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提供的稳定定位。在这一系统中,天线作为接收信号的“耳目”,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无人机的定位精度与通信可靠性。天线技术的每次迭代进步,都通过提升抗干扰能力与定位精度,直接推动着无人机应用场景的边界拓展。正因如此,随着无人机向自主化、网络化方向演进,高性能、高可靠的天线系统将继续作为产业链中技术含量与附加值最高的核心环节之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交流会中,徐崧原博士提到:面对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人才挑战,我们应该通过深度融合理论学习、真机实训与产业项目,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一个学训创一体化的育人新模式;徐博士还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用通俗的语言为同学们解析了无人机的两项关键技术:一是GNSS导航天线如何像“空中指南针”一样,为无人机提供稳定精准的定位;二是小巧高效的通信天线,又如何确保飞行数据能够实时、可靠地传输。他还简要介绍了这些天线技术在信号接收与抗干扰方面的最新进展。在互动环节,徐博士耐心解答了同学们关于无人机空间定位、GNSS系统保障通讯等方面的疑问,并鼓励大家在科研中勇于探索、善于积累。

    通过本次交流,同学们对天线在无人机产业和北斗导航与无人机产业的融合应用有了更加清晰地认知,也从徐博士的科研经历中获得了深刻的启发。大家深刻体会到,作为新时代青年,应主动了解国家在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战略布局,扎根专业、夯实基础、持续学习,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所需,在推动产业进步中实现自身价值,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李慧明

    初审:向伶俐

    审核:吴晓燕

    终审: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