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16:00,智能制造学院邀请清华大学王习术教授于弘远楼301会议室作‘低空经济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的研讨会,智能制造学院党委书记李涛、教学院长赵全军、高层次博士人才、机械机电及电子科学与技术教师参会,此次讲座由副校长陈光平主持。
陈光平在开场致辞中指出,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学校高度重视这一领域的技术创新与产学研融合,期待通过此次研讨为校地合作注入新动能。

讲座中王教授表示,未来低空经济将呈现以下趋势:一是技术突破将加速空天地协同作业体系的构建,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管理;二是服务创新将推动空天地立体化服务体系的完善,聚焦“最后几百米”的运输难题,利用无人机完成高效、低成本的农机与物资配送。

以助力“天府粮仓”建设为目标,计划分阶段推进:短期聚焦无人机运输技术的落地,解决田间地头农机转运的瓶颈;中期整合土壤改良技术,通过“养分活化+生态耦合”体系提升耕地质量;长期构建从技术应用到产值转化的闭环经济模式,形成可复制的低空经济示范区。

通过以上举措,旨在打造“技术—服务—产业”三位一体的低空经济生态,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范式。研讨环节中,老师们展开了深入交流探讨。王教授逐一回应并呼吁:“农业低空经济需要机械、材料、电子、农学等多学科协同攻关,高校应成为技术集成的‘枢纽’”。
陈光平在总结中表示,本次研讨会为我校参与低空经济领域提供了明确方向,未来将联合清华大学等顶尖团队,推动“无人机+农业”项目在川落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深化相关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
编辑:闵 捷
图片:刘安童
初审:杨志毫
审核:赵全军
终审:李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