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助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2025年4月8日—9日,智能制造学院副院长赵全军率调研团队赴四川成都开展专题调研,先后走访上海交通大学天府科技园、元创兴(成都)科教基地、四川特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围绕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校企协同育人、学生就业实习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聚焦科技前沿,共探产教融合新路径
调研首站,团队到访上海交通大学天府科技园,详细了解科技园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孵化模式。赵全军表示,希望借鉴科技园“产学研用”一体化经验,推动学院科研项目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创新平台。双方还就共建联合实验室、开展技术攻关等合作意向达成初步共识。

访企拓岗促就业,协同育人谋发展
在元创兴(成都)科教基地,团队参观了智能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实训中心,并与企业负责人座谈。元创兴科教基地作为西南地区领先的智能制造教育服务商,其“课程+实训+认证”的培养模式与学院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赵全军指出,未来可依托基地资源,联合开发实践课程,定向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企业方也表示将优先为学院毕业生提供岗位,并开放实习名额。
随后,团队走访了四川特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该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与智能化改造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双方围绕行业技术痛点、人才能力需求等展开讨论,特威工程提出“订单式培养”建议,希望通过校企联合制定培养方案,缩短学生入职适应期。学院团队对此积极响应,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建设与毕业设计指导。

深化合作,共绘智能制造新蓝图
此次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学院深入了解了成都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与企业用人需求,为优化专业设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赵全军强调,学院将持续推进“走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策略,拓展就业岗位资源,同时推动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智能制造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成都地区企业的多层次合作,助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
供稿:曾强
初审:赵全军
终审:李涛